情侣间有哪些行为
你以为违法其实是合法的?
  情侣请在对象陪同下观看本文
  可能用到单身狗请独自品味本文
  以后可能用到
  上次讲了
  《情侣间有哪些行为你以为没违法其实违法了?》
  不出我所料,大家果然想再看点
  看似很刑但却可行的情侣行为
  今天就来科普
  情侣间有哪些行为
  你以为违法其实是合法的?
  下面让我们情景还原一下
1. 你跟对象相互分享搞颜色图片,视频
  虽然乱发黄色图片、视频
  可能会犯「传播淫秽物品罪」
  但!是!
  这个罪的前提是「以牟利为目的」
  图钱的才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
  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你跟自己对象两人之间发
  既不涉及牟利,也不涉及传播
  所以并不是违法行为
  成年人的一点小爱好罢了
  不过注意
  千万不能给第三个人看到
  你俩一对一没问题
  但增加人数,就可能构成了传播罪
  说,你到底发给了多少好妹妹?
  同时也克制一下,别发太多
  因为哪怕不以牟利为目的
  但传播黄色视频 40 个以上、图片 400 个以上
  也能定传播淫秽物品罪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建议情侣都数一数
  自己把控一下数量!
2. 给对象做爱心便当,不小心让对方食物中毒
  不违法
  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性
  ① 如果是食物本身有问题
  你不用负责任
  反而可以找生产厂家要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 (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 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② 如果食物没问题
  纯纯就是你做的太难吃了
  你也不用负责任
  做饭给别人吃
  在法律上称为「好意施惠」
  属于道德层面的事,不受法律管
  除非你就是故意要毒死对方
  才需要接受法律制裁
3. 在一起后才发现,对象是你三代内的亲戚
  不违法
  如果三代以内近亲结婚
  在我国法律上来说属于「无效婚姻」
  但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 重婚;
  (二)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 未到法定婚龄。
  不过
  如果你俩是三代以外的亲戚关系
  就能正常结婚
  知识点:此时DNA结构相似的概率很低,生孩子不容易出现遗传缺陷
4. 明知道是假货还买来送对象,骗对方说是真品
  不违法
  欺骗对方属于道德问题
  但你确实送对方东西了,对方也没啥损失
  所以不算违法
  毕竟是「善意的谎言」
  而且,法律也没有规定
  「知假买假」是犯法的
  明知假货还买,你也是正经消费者
  甚至可以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去告商家卖给你假货欺诈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虽然能得到赔偿
  但可能失去对象,劝你们三思
5. 夫妻吵架,一气之下把家里东西全砸了
  你放开我的电视机!
  你先放开我的游戏机!
  不违法
  虽然《刑法》中有「毁坏公私财物罪」
  但指的主要是毁坏他人的财物
  而不是夫妻共同的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跟对象结婚后
  这些东西都算你们的家庭财产了
  如果你砸了,一般不会去追究刑事责任
  但得注意
  如果损失金额超过五千元
  或是砸三次以上
  再或者纠集三人以上帮你砸
  还是能立案追诉的
  最多砸一次,又累又费钱,下不为例
6. 分手后往对象家里偷偷投放蟑螂
  不违法
  刑法里的「投放危险物质罪」
  指的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蟑螂不属于这些范畴
  而且只往对方一个人家里扔
  不算公共场合
  所以很难被判定违法犯罪
  不过也不能投放太多
  如果跑到别家去
  那就妥妥危害公共安全了
  好了,本期法律知识
  就到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