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冷知识:什么是「帮信罪」?
  帮信罪
  是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
  目前已成为各类刑事犯罪中
  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
  危险驾驶罪、盗窃罪、帮信罪~
  2021年共起诉近信犯罪 13 万人
  是 2020 年的 9.5 倍
  最高检披露的一组办案数据显示
  2022 年上半年检察机关
  起诉帮信犯罪 6.4 万人
  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1. 犯罪低龄化现象突出
  18 至 22 岁的占 23.7%
  30 岁以下的占 64.8%
2. 低学历、低收人群体占多数
  2022 年上半年
  检察机关以帮信罪起诉的人员中
  初中以下学历:66.3%
  无固定职业:52.4%
  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
  非法买卖「两卡」
  涉罪人数中,主体为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收入较高者
  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
  开发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3. 多数系初犯
  2022 年上半年
  检察机关以帮信罪起诉的人员中
  近 90% 没有犯罪前科
  系初犯
  以上数据来源:检察机关 2022 年上半年以帮信罪起诉的人员分析
4. 帮信罪打击难度大
  帮信犯罪团伙内部
  不同层级、成员之间
  往往不曾谋面
  平时主要通过网络
  以代号、暗语等方式联系
  看似联系「松散」
  实则「心照不宣」
  协作紧密
  帮信犯罪帮助的上游
  电信网络犯罪主要集中领域:
  ■ 电信网络诈骗
  ■ 网络赌博
5. 在校学生帮信罪
  在校学生
  受老乡、校园周边不法分子蛊惑
  出售出租「两卡」
  沦为「工具人」
  在校园里招揽
  同学收购「两卡」
  发展为「卡商」
6. 科技公司从业人员帮信罪
  这类人员为了
  赚快钱、炫耀能力
  以技术中立为挡箭牌
  实则沦为犯罪的
  技术助攻
7. 通信、金融等行业内部人员帮信罪
  违反「实名制」等规定
  大量办理「两卡」
  并非法出售、提供
  成为电信网络犯罪
  主要的工具输送渠道
8. 招聘、实习、兼职领域问题突出
  有的招聘市场
  (特别是网络招聘平台)
    ↓
  对招聘企业资质
  发布招工信息等
  缺乏严格审查和管理
    ↓
  不少人员因虚假、违法招聘广告
  陷入犯罪分子设计的陷阱
    ↓
  沦为犯罪的「工具人」
  有的学校
    ↓
  对学生就业指导
  教育管理不到位
    ↓
  实习管理松弛
  对实习单位审核不严
    ↓
  部分在校学生
  在实习兼职过程中受骗
    ↓
  沦为犯罪的「工具人」
9. 设备工具被用于违法犯罪
  一些犯罪人员
    ↓
  非法出售、出租
  专业设备或工具
    ↓
  帮助上游实施犯罪
  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
  缺乏必要的规制和监管
    ↓
  一些正常用途的设备、
  工具被用于违法犯罪
  GOIP 设备 & 对公账户
10. 检察机关怎么做?
  ① 重点打击帮信犯罪的
  组织者、领导者、骨干分子、
  涉案公司主要负责人
  和行业「内鬼」
  ② 由下游帮信犯罪追溯至
  上游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
  实现全链条打击
  ③ 完善法律规定
  加强亲例指导
  提高办案质效
  ④ 强化类亲监督
  协同推动网络诉源治理
  ⑤ 加强以亲释法
  防止普通群众
  沦为犯罪「工具人」
  - END -
» 更多 犯罪冷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