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冷知识:看到路边这6种东西千万不要买!
  我发现,最近这段时间
  旅游又悄悄火起来了
  连带着很多景点里的网红产品
  也频频登上热搜
  #竹筒奶茶# 整个长三角,市区到县城都是贴地名的竹筒奶茶
  #千万不要喝预开口的椰子# 今天上午刚看到这个热搜 下午就喝到了坏椰子
  这个是什么果子,像小西红柿一样前段旅游看见的~
  作为一个科普博主
  我发现里面大有学问
  景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生产安全令人担忧
  为了同学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
  6 个旅游途中
  最好别买的网红产品!
  让大家出门旅游
  少踩一点坑
1. 景区网红竹筒奶茶
  这个竹筒奶茶真的太火了
  火到全国各地景点纷纷效仿
  只要你出去旅游就一定能看到、买到~
  自带竹香的奶茶
  确实难以拒绝
  但你知道里面有多少坑吗?
  首先,是它的价格
  喝起来是廉价的糖精味
  味道完全配不上 40 元的价格
  可能唯一的用处就是
  拿来摆拍发朋友圈吧
  打卡成功~
  更别说竹筒奶茶的安全性
  还有待考量
  竹筒本身结构就比较疏松
  容易出现发霉、开裂的问题
  #网红竹筒奶茶频频出圈 竹筒底部发霉仍在使用 官方回应:已立案 涉事奶茶店已停业#
  特别在南方的回南天里
  长出霉菌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发霉的竹筒会释放出一种
  叫做黄曲霉毒素的东西
  早在 1993 年就被列为一类致癌物~
  中毒后轻则腹泻呕吐
  重则有生命危险
  #北京卫视:它几乎是最强的一种毒剂,比如说我们知道氰化钾,这个黄曲霉毒素的毒力是它的十倍#
  并且由于是新晋网红
  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管标准
  一些不良店家就动起了歪心思
  如果你喝到的竹筒奶茶
  竹筒内壁颜色黄黄的
  #你才知道吗?抖音都发了,颜色越黄用的次数越多#
  或者撕开一层包装
  发现下面还有一层贴纸的
  #好恶心啊,吃完手欠揭开表层的贴纸,发现竹筒外面本身已经有一层贴纸了,不会是回收的吧#
  你手里的竹筒很可能是
  店家回收来二次利用的
  回收来源可能是上一个顾客
  #确实,已经说了,奶茶喝完下次来可以把竹筒还给他们,可以减三块钱~#
  也可能是景点的垃圾桶
  #有见过相关爆料,大妈们去翻垃圾桶搜集丢弃的桶洗了卖回店里#
2. 景区预开口椰子
  去海边旅游的同学们
  有没有看到过那种路边摆卖的
  提前给你开好口的椰子?
  不用自己动手,真方便!……小伙纸,要不要来一个~
  你离危险只有一步之遥~
  椰子需要小心保存
  一旦开封,必须尽快喝掉
  只有经过高温灭菌的椰子水
  才能在常温环境下安全储存
  否则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质
  #调查员:这个椰子冻的保质期是很短的,就算是急冻也只有 5 天而已~#
  而变质椰子的危险
  比你想象中的厉害多得多得多!
  它里面会含有一种
  叫椰酵假单胞菌的细菌
  体质好、运气好的
  可能只是拉拉肚子
  体质差、运气霉点的
  还可能被送进医院,甚至死亡!
  所以最好还是现开现吃
  吃之前也要闻闻味道!
3. 景区「特色」水果
  很多景区门口
  都会摆这些「特色果」
  金西梅、嘉宝果、乌梅
  ……
  大多颜色鲜艳、价格昂贵
  有的甚至号称有降血压
  通肠胃的神奇效果
  通便效果杠杠的~
  只是图一个新奇的同学
  可以不用买了
  因为很多看起来独特的水果
  都是我们的老熟人
  不过是染染色、变个名字
  再高价卖给外地游客罢了
  相关案例:
  #女子乌镇旅游 15 元一份买乌梅,事后得知乌梅是提子抹菜油冒…#
  #提子刷上菜籽油就说是乌镇特产「乌梅」?游客怒了#
  更何况你根本不知道
  这些染色水果到底用的什么染剂
  能不能吃,有没有毒?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蒋卓勤:二氧化铁等用于染色的食品添加剂,一旦添加或者食用过量,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说导致肝功能下降,肾的损伤,严重的影响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所以建议还是不要
  轻易尝试为好
4. 景区饰品
  有些女生比较爱美
  去旅游就喜欢逛逛当地的首饰店
  看着好看顺手就买了两件
  其实里面有大坑!
  比如
  很多人喜欢买的玛瑙手镯
  十几万买的,戴出去这不得有面儿~
  一旦买到假的
  不仅怒亏个几万块
  还可能是染色制成的「毒玉石」
  央视曾经暗访发现
  那些颜色鲜艳的玛瑙
  基本都是用不值钱的灰白原料
  加工、染色而成
  #记都调查「染色」玛瑙:业内人士称,95% 玛瑙手镯染色而成#
  而且染色用的都是些
  具有强腐蚀性的制剂
  一套触目惊心的加工下来
  铅、铬、汞等重金属严重超标
  长时间佩戴这样的手镯
  身体慢慢吸收里面的毒性
  铅超标:
  小孩发育迟缓,胎儿发育畸形
  铬超标:
  腐蚀呼吸道和胃肠道粘膜
  汞超标:
  神经衰弱,失眠多梦
  那我就注意点,买真的不就好了?
  要是买到的饰品是真的
  也不要开心得太早
  你可能会成功解锁新景点
  → 当地公安局~
  因为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饰品
  用的材料其实相当大胆
  有的人还会一不小心买太多
  亲戚多,多带点回去一人一串~
  如果达到一定金额
  会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的 5-10 年
  情节特别严重 10 年以上
  旅个游还被判刑,太不值当!
5. 景区茶叶
  在景区买茶叶的人
  多半是看中了它的本地特色
  在西湖边买的龙井总不能是假的吧~
  你还是太年轻了
  ① 首先
  它可能既不是本地茶
  #北青网:制售假冒西湖龙井?杭州通报民生领域知识产权重特大典型案件#
  也不是新鲜茶叶
  #人民日报:记者卧底茶叶市场爆惊人内幕:香味可调 年份造假 以次充好#
  加上散装散卖
  和一通天花乱坠的吹嘘
  茶叶变质发霉了你都不知道
  发霉还会产生黄曲霉菌
  >具体危害建议重温第一条
  ② 其次
  很多游客本身不懂茶
  一看到包装好看的网红茶叶
  就疯狂心动
  甚至还会听信商家的鬼话
  以为茶叶价格越贵品质越好
  颜色越深越古朴,香气越浓越醇厚
  其实都是商家
  吸引游客购买的手段
  以碧螺春为例
  颜色太黑,黑到茶叶绒毛都泛青的
  很大概率是加了色素
  香味过浓
  香中还带点霉味、糊味的
  很有可能是加了大量香精压味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是有明确规定的
  过量的香精色素
  人体无法代谢,有害身体健康
  更何况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茶叶不应该含有任何添加剂
  长期饮用这样的超标茶水
  不仅不会美容养生
  还会对肝脏或肾脏造成损害
  打扰了,再也不跟风了~
6. 景区保健品
  这一条是专门为爸妈准备的
  叔叔阿姨们
  那些宣传包治百病的神奇保健品
  不要相信!不要相信!不要相信!
  死贵死贵就不说了
  #网友投诉在云南香格里拉购」天价藏药」一斤3000元,当地查实退款#
  #诈骗额超388万!免费养生旅游为饵,吸引老人高价买保健品#
  还屁用没有!
  所有号称有治病功效的
  都是骗你的!
  保健品属于食品不是药品
  不能用于治疗任何疾病
  更何况有些保健品
  本身就是三无产品
  #BRIV 科教:到专业部门去鉴定了一下,其实没有任何的药物作用,只是普通的食品或冲剂,自己身上有或多或少的疾病,不再吃药了,有些老年人甚至连医院都没去了#
  即使真有有效成分
  没有医生科学的用药指导
  药性相冲、身体不适
  都可能酿成大错!
  #贵阳老太花十几万买「神药」,没想到吃到双腿瘫痪!店家:疗效因人而异…#
  还不如花这笔钱
  每年给自己安排一次体检
  比什么都来得实在!
  好文收藏
  出门旅游前多看几遍!
最后
  记得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家族群
  (说不定你知道了他们还不知道呢?)
  为亲朋好友旅游护航
  义不容辞!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