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4个不完整切片告诉你大明灭亡的原因!
-  
 万历十九年。
 明朝兵科给事中侯先春是个老实人。
 比起同行们「阅视辽东」的走过场,他在辽东「足迹无不遍历」,真实走遍了当地山山水水。
 提到了辽东一个大问题:缺马。
 古代战争条件下,战马自然是重要战略资源,像辽东这种战略要地,更是一天不能没马。
 可在侯先春笔下,辽东这「缺马」,缺的太怪:
 难道是明朝当时没马?
 当然不是。
 这时明朝通过西北西南的「互市」贸易,每年都赚取大量上好「市马」,多到北方各边镇都用不了。
 还照着名臣方逢时的建议,杀了多余战马煮肉,给将士们「改善生活」。
 那难道是朝廷不拨给辽东战马?
 那更不是。
 对于辽东这种战略要地,大明往往优先供应优良战马。
 侯先春还写下了另一个怪事:「而辽之最不堪用者亦马,辽之最耗国储者马」。
 也就是再膘肥体壮的战马,送到辽东也活不长,没多久就莫名其妙死掉。
 朝廷一批批的送来战马,再一批批「速死」。
 咄咄怪事。
 走遍辽东的「侯大言官」,百思不得其解。
 而这个奇怪的问题,十几年后巡按辽东的名将熊廷弼,才终于找到答案:
 哪里是辽东的水土不好啊,上好的马送到辽东军营里,立刻就被军官士兵们往死了虐待,虐死了就杀马卖肉。
 为何要如此?
 因为当时明朝的「马政」已坑到家。
 将士们如果老老实实养马,那从草料补给到战马核验,处处都要向相关官员送钱行贿,养一年就得活活赔死。
 还不如把马合理合法「养死」,大家好歹能卖马肉分点钱。
 正如熊廷弼奏疏里的一句名言:「是官与军无一人而不咒马之速死者」。
 曾横扫四方的辽东铁骑,也就这么「合理合法」的衰落下去,然后在新崛起的八旗骑兵面前,输了个稀里哗啦。
-  
 与侯先春遭遇类似的,还有崇祯初年的另一位老实人——广州府推官颜俊彦。
 明末,空前发达的海上贸易,广州泉州等地都是出名的「黄金口岸」,红红火火的对外贸易,也叫明朝赚取了全世界的白银。
 以当代学者统计,明朝最后七十年,单菲律宾马尼拉一地,就有5300万比索的白银流入中国。
 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也在7000万两以上。
 甚至西方学者认为,晚明至少赚走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
 为什么赚了这么多钱,晚明王朝却偏偏没钱?
 时任广州府推官的颜俊彦,精准找到了直接原因:走私。
 确切说,是官商勾结的猖狂走私。
 当时广州的走私有多泛滥?
 同时代广东学者屈大均的话说:当时只要有人来广州做官,那这人全家就像过节一样高兴,因为「以为十郡膻境, 可以属餍脂膏」。
 躺着收钱捞油水了——主要法子,当然就是走私。
 走私的法子,更常见简单粗暴。
 颜俊彦很快发现,合法出海的商船,哪怕你守法纳税,但只要没给经办官员好处,说你违法就违法,照样给你「盖戳」。
 相反那些一分钱税不交的走私船,只要好处给足了,便能「合法」的大摇大摆出海。
 这还算是「小钱」,颜俊彦更查明:
 当时广州府缉查走私的三大衙门,即香山县衙、香山参府、广州市舶司,早已完全腐化。
 他们三家密切配合,给走私船开绿灯放行,派战船给走私船护航,甚至给走私犯站台,帮忙消灭作为竞争对手的合法商人。
 颜俊彦慷慨上书,要求严查这三大衙门,可从巡按御史到总督,都是装聋作哑,折腾下来,抓了几个小吏做替罪羊而已。
 各级「官老爷」都从中敲金分肥,所以号称「天子东南银库」的广州,崇祯年间每年只能上交几万两关税。
-  
 前两位还是官,下面要说的老实人,是一位没有留下真名的小贩。
 明代典籍《金陵琐事》记载:
 万历二十八年,生活在南京城的陆二,常年以贩卖灯草为业。
 小本生意,当时本钱也不过八两银子。
 他从南京上船去苏州贩卖,一路上遇到各种税卡。
 路还没走一半,就被盘剥了四五两银子,弄得囊空如洗。
 船到青山时,又碰上了税卡。
 没钱交税的陆二,这下彻底忍无可忍了。
 直接把灯草全都摆上来,当着税官的面点火烧个精光。
 这买卖,不做了。
 看来晚明只是不找「官老爷」们收商税,小老百姓照样敲骨吸髓。
 「一把火烧精光」的遭遇,也不止陆二一位。
 就拿北京城来说。
 万历年间,北京城的工商业曾出名的繁荣,就连大学士于慎行都感慨说,北京城里卖肉卖酒的小贩都有上千万身家,比自己这个大学士还赚得多。
 可到了万历中晚期,这「繁荣」又成了什么样?
 万历三十三年,明朝大学士朱赓的奏疏,就揭开痛心真相:
 由于京城赋税沉重,商户们纷纷破产,有门路的商户,投靠京城权贵「避匿」赋税。
 那些老实巴交的商户交不起,除了「满路哀告」,甚至「有自缢投河者」。
 以至「十室九空」。
 这还是天子脚下。
-  
 最后一位,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小兵。
 崇祯宠臣杨嗣昌的亲兵俞振龙。
 晚明战乱频繁,能成为崇祯帝「股肱之臣」杨嗣昌的亲兵,那还真是好命,既不用去拼命又能温饱无忧。
 可俞振龙的命运,却因为另一位老实人卢象升的殉国,在明末留下浓重一笔。
 晚明政坛上,卢象升是出名的老实人,这位铁汉一不贪污二不受贿,更有一身惊艳军事才华。
 多年南征北战,打得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反王」溃不成军,堪称崇祯平乱的「利剑」。
 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寇,刚刚丧父的卢象升慨然受命,以「督天下兵马」的身份扛起抗清重任。
 却不料被杨嗣昌与太监高起潜接连挖坑,最终只能率五千疲卒,与数万清军在巨鹿血拼到最后一刻,直至壮烈殉国。
 但在杨嗣昌看来,这样还不够,必须「搞臭」才行。
 这个任务,他交给了勘察卢象升尸首的俞振龙,暗示俞振龙顺着自己的心思,宣称卢象升没死。
 可杨嗣昌没想到,这位俞振龙虽是小兵,却也是一条硬汉,如实讲出了卢象升为国战死的悲壮真相。
 气急败坏的杨嗣昌,除了把卢象升的尸首扣了八十多天外,更把俞振龙抓起来严刑拷打,企图叫俞振龙改口。
 被打得血肉模糊的俞振龙,在生命最后一息,发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羞杀晚明多少「精英」的豪言:
 「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一个叫老实人吃亏流血又流泪的王朝,
  
命再硬,也救不回来!
  
取几个片段。
  参考资料:
  
1.灵吸怪《买的蒙古好马只配做马肉肠:管窥明代马政崩溃的一个瞬间》(「冷兵器研究所」首发)
  
2.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
  
3.商传《走进晚明》
  
4.颜广文《晚明时期走私贸易对社会发展的危害》
  
5.苗棣《崇祯亡国史》
» 明朝冷知识24则:太监不允许姓朱
» 13则历史冷知识,看不一样的明朝!
» 明朝庚子年大事记
» 大明王朝历史冷知识(1)
» 大明王朝历史冷知识(2)
» 大明王朝历史冷知识(3)
» 明孝宗擦屁股拉动一个产业发展?
» 明孝宗朱祐樘只娶了一个老婆
» 明朝的一个叫万户的人发明了火箭
» 朱厚照是钓鱼淹死的
» 明朝名妓苏三每天收入100多两
»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原本是个褒义词
» 明朝皇帝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 明朝冷知识13条,言简意赅!
» 明朝4个小故事,都在说色字头上一把刀…
» 明朝历史冷知识:明亡前的11件趣事…
» 明朝历史:4个不完整切片告诉你大明灭亡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