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冷知识:面对抑郁症患者,千万别说这8句话!
  2023 年 7 月 5 日晚
  知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去世
  据悉,李玟多年前不幸患上抑郁症
  虽然一直努力与病魔斗争
  但最终
  这位杰出的歌手还是离开了人世……
  提到抑郁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矫情」、「软弱」、「想太多」
  事实上,抑郁症被误解太多
  它不会让你发烧、打喷嚏、拉肚子
  但能带来痛苦,让你忘记快乐
  它不是字面理解的「伤春悲秋」
  而是一种内心的停滞
  有些抑郁症患者表面还在和你说笑
  但内心仿佛已趋灭亡
  这时候
  如果身边人再表示出不耐烦
  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2019 年统计
  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 2.64 亿人
  是世界各地的首要致残原因
  对于抑郁症,局外人有太多太多误解
  下面这几种说法非常常见
  但抑郁症真不是这样……
- 1 -
  「你再说你痛苦了
  我们也很痛苦好不好」
  抑郁患者的情绪低落和痛苦是无法排解、无法自拔的,常人无法感同身受。他们不仅被负面情绪吞噬,还要忍受失眠头痛、耳鸣、食欲下降、疲乏无力等身体上的痛苦。
- 2 -
  「TA 这么爱笑
  怎么会抑郁呢」
  迷惑的微笑面具下,是抑郁患者内心深藏的「微笑型抑郁」痛苦。多发生在白领阶层,他们很多是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层或技术人员。虽然女性更多见,但「男儿有泪不轻弹」让不少男性也成了「微笑的病人」。
- 3 -
  「你的抗压能力太弱了!」
  抑郁症不是性格弱点,也不是日常的情绪波动。
  抑郁症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如果患有中度或重度抑郁症,患者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导致患者自杀,但在中国,抑郁症就诊率很低。
- 4 -
  「你就是老想太多
  找点事做忙起来就没时间抑郁了」
  抑郁并非闲着胡思乱想,忙碌只是为了忽略内心,试图抵抗情绪低落。
  然而,当抑郁全面来袭或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已经「忙不起来了」,变得行为缓慢,回避社交,不语不动不食,像个木头人。
- 5 -
  「装什么抑郁,我看你就是懒」
  抑郁症会使患者丧失生活和工作的动力,甚至连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能料理,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更无法与外界交流。的心境低落、兴趣丧失以及精力缺乏,不是「懒」,是抑郁在挟持。
- 6 -
  「小事一桩,能克服」
  抑郁症的机制十分复杂,受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综合影响,坚强的意志力和积极的人生观并不一定能克服抑郁症。
- 7 -
  「抑郁症又不是绝症
  用得着去医院吗?」
  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在我国已达到 6.9%,重度抑郁会伴随大脑认知功能的损伤,通常很难自我缓解。
  及时求助专业的医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 8 -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么」
  据统计,抑郁症的自杀率约为 4.0%~10.6%,患者常常因疾病导致的思维扭曲而自罪自责,自残自伤,甚至自杀。
  当你发现身边的人出现自杀倾向,请一定做及时的劝生者,并联系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
写在最后
  抑郁症绝不是「矫情」
  它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根据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至少有 5000 万人
  遭受抑郁症折磨
  女性抑郁症发病率高于男性
  女性发病率为 4.2%
  男性发病率为 3.0%
  而亲密关系的破裂
  不平等对待
  超负荷工作等因素
  也是造成女性抑郁的重要原因
  女性抑郁时
  会倾向于逃避和自我孤立
  所以如果你有察觉到
  自己有抑郁的症状
  请一定要尽快向家人、朋友、
  医生等寻求帮助与支持
  唯有认识抑郁症
  才能理解抑郁患者的痛苦
  他们在内心挣扎的同时
  还饱受着身体的病痛
  抑郁患者最需要的
  除了正确的治疗
  更需要身边人的理解和陪伴
  如果你身边有着确诊
  或者抑郁倾向的朋友或家人
  希望从现在开始
  对他们能多一些包容和谅解
  少一点指责和质疑
  抑郁症并不可怕
  正视抑郁,理解抑郁
  终有一天能与它握手言和!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