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这天,古人为什么要「吃苦」?
  对古人来说
  二十四节气不仅与农事有关
  更与衣食住行
  以及对生命的把握
  对自然的思考有关
  它是先人们仔细体味
  一年中每一天的冷暖阴晴
  草木衰荣等变化
  总结的一本「答案之书」
  别眨眼
  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
  体验最原汁原味的「小满」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雨量丰盈,江河渐满
  小满是收获的前奏
  也是夏季的开端
  黄梅时节如约而至
  当太阳黄经达 60° 时为小满
  于每年公历 5 月 20 ~ 22 日交节
  《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巢丝,昼夜操作」。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我国南方农村养蚕尤为兴盛。
  拌蒲公英、干锅苦莴、
  炒苦叶菜、酿苦瓜
  为什么每一道菜都是苦的?
  小满吃苦
  胜似进补
  小满时节,民间一直就有食苦菜的习俗,古有《周书》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此时麦类谷物尚未成熟,而田间地头的野菜正蓬勃生长,采食野菜既是为了充饥,也可以清热去火。
  跟着刘「耕」宏
  一起骑古代版动感单车
  民谚有云「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
  祈蚕、吃「苦」……
  从春到夏,从播种到长大
  小满承载着古人对丰收的期盼
  酷夏即将来临
  暑湿和燥热并行
  湿热容易困于体内
  衣食住行也要顺应四时
1. 衣
  五月下旬
  气温明显增高、雨水增多
  也是皮肤病的高发阶段
  穿着要尽量宽松舒适、吸汗透气
  出汗、淋雨后更要及时更换衣服
  以免湿气侵袭皮肤
  此时昼夜温差大
  还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
2. 食
  天气转热
  人体水分消耗较多
  多种微量元素也随汗水排出
  俗语说「小满见三鲜」
  三鲜指「黄瓜、蒜薹、樱桃」
  应季果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既能补充水分又可补充微量元素
  还可适量吃些有助清热、
  通便、开胃的苦味蔬菜
  如苦菜、苦瓜、莴笋等
3. 饮
  想除湿
  重点要放在健脾祛湿上
  备董香 9 克、佩兰9克、茶叶6 克
  将霍香佩兰洗净,和茶叶一起放入茶壶中
  用 500 毫升开水冲泡,加盖泡 5 分钟
  待冷却至室温后,慢慢品饮
  此茶有助解热祛风、
  健脾化湿、开胃止呕
4. 养
  常按揉足三里穴与丰隆穴
  有利于人体水分的运行和排泄

  ① 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
  (小腿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② 揉按方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指纹面着力
  逐渐加力按压
  使按压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深层
  当穴位处产生酸、胀等感觉时
  持续按压,然后逐渐放松
  反复操作 3~5 次
  小满
  可能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小得盈满
  即是圆满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