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越咸,死得越早?
  哈佛研究:
  吃盐过多,或增加 28% 死亡风险!
  盐是万料之王
  再香的饭菜少了它,也食之无味
  可摄入过多食盐中的「钠」
  就会悄悄侵袭你的健康
一. 食盐是怎么侵袭身体的?
  食盐进入体内后
  会分解钠离子 Na+ 和氯离子 Cl-
  而且来多少,身体就要多少
  虽说钠离子有着
  调节渗透压、维持血压平衡等作用
  但如果你抵不住诱惑
  摄入过多
  它们就会开始集体捣乱
  ✔ 升高血压
  首先,盐分过多会
  导致血液渗透压失衡
  身体发出口渴信号
  提醒你吃得太重口了
  吃咸了就多喝两口水,问题不大吧
  不,侵袭才刚刚开始
  喝水是能缓解口渴
  但水分刚进入体内
  就会被钠离子吸进血液里
  但血管宽度是有限的
  随着血液水含量变多
  血管壁压力不断增大
  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 心脏肥大
  钠摄入越多,体内水猪留就越多
  血管内压增大,心脏负荷也变大
  此时需要更粗壮的心肌作为支持
  日积月累,心脏肌肉也就逐渐变厚
  使得整个心脏大于正常状态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随之增高
  我这是过劳肥…
  有研究统计
  高盐饮食的人
  卒中风险增加 23%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14%
  ✔ 更易头痛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显示:
  比起每天摄入 3 克盐
  每天摄入 8 克盐的人
  更容易头痛
  因为大脑在高钠环境下
  容易吸水导致脑水肿
  脑神经被不断压迫
  就会引发头痛
  ✔ 增加胃癌风险
  中国卫生统计发现
  比起均衡吃盐的人
  重度食盐爱好者
  患胃癌的风险高 2.42 倍
  患结肠癌的风险高 2 倍
  双癌临门:结肠癌、胃癌
  因为高钠环境会掳走
  胃黏膜大部分水
  导致胃部缺水受损
  如果饮食没有改善
  病情加重则会出血、糜烂
  轻则引起炎症反应
  重则唤醒胃癌
  ✔ 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有研究发现
  人体每排出 1000 毫克钠
  (约等于 2 克盐)
  大约会损耗 26 毫克钙
  意思是钠排出越多,钙质流失也越多
  而健康人体每日最多排出
  3200 毫克钠 (约等于 8 克盐)
  所以如果某天吃得太咸
  那接下来一段日子
  你体内的钙每天都在跑路
  ✔ 缩短寿命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
  相比很少摄入盐的人
  倘若 50 岁仍爱吃重口味
  男性预期寿命减小 1.5 岁
  而女性减少 2.28 岁
  换句话说
  口味较咸的中年人
  过早死亡风险增加 28%
  ✔ 让你上瘾
  跟酒精和尼古丁一样
  盐吃多了也会上瘾
  味蕾对盐的满足
  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
  让你越吃越兴奋
  越吃越想吃
  某些重口味爱好者
  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
  还会出现类似戒毒的反应
  饥渴难耐、焦躁不安
  清淡的食物,也未必少盐噢
二. 味道清淡,实则重口的食物
  有研究对 18 个国家
  超过 9 万人进行长达 8 年的调查
  结果发现
  中国是唯一有 80% 的人
  每天食盐量大于 12.5g 的国家
  超出《膳食指南》
  建议摄入量 (5g) 的 2.5 倍!
  这是因为中国人的用盐习惯
  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
  今天吃皮蛋瘦肉粥,够清淡!
  就算不是自己做
  许多日常看似清淡的食物
  也臧看个少益分
  按照 1 克盐 = ≈ 400 毫克钠的公式计算:
  早餐一块小饼干
  随随便便吃下 1 克盐
  日常的挂面
  钠含量高达 1200mg/100g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
  平时看似营养的腐竹
  钠含量也高达 1262mg/100g
  所以大家平时采购食品
  要多留意包装的营养成分表
  平时吃饭没那么注意,我们怎么判断吃盐多或少呀
  那就要观察身体发出的「减盐」警告啦!
三. 身体若有与种症状,该减盐了
  经常口渴、尿意频繁
  皮肤变得粗糙、手指变粗
  脸部浮肿…
  完了我全都有
  不想做代盐人,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四. 怎么健康减盐?
  ✔ 按照推荐量食用
  《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健康成年人每天进盐量 ≤ 5 克
  相当于 1/3 陶瓷勺
  一个啤酒盖
  3 个调料勺
  但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
  每天不应超过 3 克
  如果病情加重
  每天不应超过 1 克
  ✔ 食用低钠盐
  北京大学研究发现
  吃低钠盐可以保护血管
  预防高血压、减轻肾脏负担
  如果用低钠盐替代食盐
  将能每年减少 45 万例心血管死亡
  但以下 3 类人要慎重摄入
  ① 肾功能受损者
  ② 强劳动工作者
  ③ 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
  ✔ 用替代品
  比如
  用醋、柠檬汁、黑胡椒等
  代替盐

